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1月23日这座享有九省通衢美誉的城市关闭了所有通道。76天的全力抗疫,武汉挺过来了,我也挺过来了。医患同心,盼来了清零时刻。2020年4月8日零时,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正式解除,这座“英雄之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我的中医抗疫成绩,由于微信信息传递,在海内外具有一定影响。2020年底我收到香港浸会大学邀请函:“尊敬的沈忠源教授您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近来香港第四波疫情又起,……,香港浸会大学将举办线上‘香港中医师培训课程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及感染控制’。得知您曾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我们希望能有机会邀请您向全港中医师分享您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宝贵经验,现诚挚邀请您为我们进行共计九小时的三次课程。”为了香港特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与其经济繁荣,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安排我的课程时间是2021年2月28日、5月9日、7月4日。三次上大课,每次2.5小时;三次问答座谈会,每次30分钟,共计九小时。

香港浸会大学邀请函及课程安排
香港浸会大学李敏教授说:”沈教授,香港中医师最喜欢的是临床病例分享,理论联系客观实际,希望把我们中医这次抗疫成绩好好地客观展示出来,为香港中医抗疫发挥效能。”
因距授课时间较短,任务紧迫,因此2021年春节,我不分昼夜赶时间备课。病例分享部分,我找抄方的研究生黄海堂到武汉市第七医院从电脑病例档案中调出;从手机微信中找出与病人诊治过程的聊天记录;网上查房“新冠康复群”,住院病人反映的中医疗效记录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个月的苦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思路与实践体会”的课件备好了。我认为内容比较全面、客观。
2021年2月28日,我首次在线上为香港中医师培训课程进行了讲座。这种形式的讲课实为“大姑娘坐轿头一次”,有点紧张,不太适应。记得是周日的上午9时整开始授课,因课件内容较多,尤其是病例分享内容,超时了一刻钟。主持人两次提醒时间,没办法至12时结束了第一次讲座。一周后的某天晚上,又在网上进行了半个小时的问答座谈会。第一次课程实际用了三个半小时。学员们普遍反映我讲的中医药对“新冠”病的治疗理法方药全面,客观,实用价值高。首次讲座完后,我将课件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于2021年5月9日进行网上第二次大课,课程内容与前次基本相同。因这次听讲的中医师又是另外一批学员,这次大课与课后的问答座谈会按规定时间三小时完成得较好。第二次授课后,即2021年5月中旬,香港出现新冠病毒变异德尔塔毒株感染病例不断上升。李敏教授提议下次七月份的课程,希望沈教授针对新冠病毒变异及其“新冠”病康复病人复发的问题作为课件内容。新冠病毒变异,我并不感到奇怪。病毒变异是所有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病毒共性,如同乙肝病毒病一样!抗病毒是治本,西医的抗病毒药,病毒核酸转阴了,说明病毒没变异。若继续使用,核酸复阳了,说明出现了变异,就得换其他抗病毒药治疗。而中医与西医对待病毒变异的传染性疾病治疗手段方法不同,中医对病毒来说,无论如何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症状与其病机相同,治法彼同。德尔塔毒株,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治则是根本,也是符合西医抑制清除病毒、抗炎、抗自由基、提高免疫机能的主要措施。还是现在流行全球的奥密克戎毒株新冠疾病,早期都具有类似“流感样”症状,病机为邪热袭表,伤及肺卫,治疗辛凉透表,解毒利咽,理肺健脾。病情发展成新冠肺炎,发热、咳嗽、气促,苔黄脉数,病机为邪热壅肺,肺失宣降,脾虚痰凝(湿聚),治疗清泄肺热,宣降肺气,健脾化痰(祛湿)。大病初愈恢复期乏力、口干、舌燥、干咳、舌红少苔、脉弦细等为气阴亏虚,肺卫津伤,治宜益气养阴,润肺止咳,调和脾胃之治。7月4日这次大课,时间正值暑季,邪热属暑热之邪,“暑多挟湿”。根据中医因地因时制宜治疗原则,原课件中清瘟1、2号方的理法方药稍加变动,用青蒿代替柴胡,加六一散,功能清暑祛湿加入其中,可有利于祛除病邪,更快地促使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核酸阴转。对于新冠病人康复后核酸复阳者,“有是症必用其方”原则,仍用清瘟1号加减方来治疗,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用药法则。2021年仍是我不平凡之年,一直专心地通过各种渠道(主要是海内外各个微信群),收集新冠病在全球传播,海内外中西医专家对该病的认识与其治疗的大量信息,然后进行认真归纳分析,找出共识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备课。第三次课程内容为“新冠病毒变异临床思路与其肺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为题,并顺利地在2021年的7月和8月完成了第三次大课讲座与问答座谈会,其备课过程中,通过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病专家宋建新教授,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杨东亮教授,及呼吸内科专家熊亮教授的帮助,从而得以完善。香港中医师培训课程—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及感染控制,通过三次大课,三次小课共六次线上讲座,听讲者约12000人次,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回馈过来的信息,内容全面客观实用,反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