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学术成就



友情链接

武汉抗疫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就 > 武汉抗疫
救治50例危重型患者

武汉市第七医院的50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由国家队ICU专家叶勇主任负责治疗,我参与中医药救治方案的制定。2020年2月26日,我进驻武汉市第七医院做指导专家后,及时地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方案(方药与其药物加减)发在第七医院中西医结合抗疫群中,阐述中医药作用点关键在于理肺化痰。所谓理肺,即调理好肺脏,重在清肺,宣降肺气。清肺用鱼腥草、黄芩效好;高热加用石膏、知母;宣肺用前胡,降气苏子、杏仁或炙麻黄(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化痰用川贝、全瓜蒌或浙贝,一定要将肺中的炎症与痰浊清除,肺功能改善,病情才能出现转机向好的方向发展。病人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可用安宫牛黄丸;痰厥昏迷情况(糊里糊涂的)用苏合香丸。强调不能中医温燥化痰!因为肺为娇脏,所以草果不能用。负责重症治疗的叶勇主任在群里点赞:“沈老说得好!为沈老的观点点赞!”我在群内介绍了经治贵院的15例新冠肺炎医务人员,个个疗效好而陆续康复出院的情况,向仝小林院士汇报!仝院士了解情况后,也在群里点赞(2月28日):“强强强,您多奉献,治更多的危重症。2月28日中午,叶勇主任邀请我和河北援汉医疗队队长袁教授,在市七医院会议室会诊危重症病例。叶勇主任在中西结合抗疫群对危重症“厥症”中医病机的意见与我彼同,为“热厥”!邪热传入营血,后期出现阴竭阳脱的危象。


沈教授抗疫相关资料(1)14728.png

作者(中)与国家队ICU专家叶勇(左)和河北医疗队队长袁教授(右)会诊危重症病例


会诊进行中,我将在ICU工作的弟子李薇向我反映这数十例危重症病情,陈述给在座的叶、袁二位主任。李薇大夫跟我说:“沈老师,这些病人都处于昏迷奄奄一息状态,二便都不通,都用过大量镇静剂、镇痛剂,要想救活蛮困难!”于是,会诊中我的意见为益气清肺,理气化痰为治疗大法。说:“具体用药我都发在群内了!病人昏迷口服不了中药,可采用鼻饲方式进药。患者便秘与镇静剂不无关系,引起肠蠕动功能障碍,建议用泻热通便的中药每天灌肠,以排除体内积累的毒素,可以取得缓解病情的作用!肾功能不良的尿闭症可进行肾透析治疗。”会诊结束后,我将中医药救治危重症病人方药与其加减细则,发在叶勇主任的微信里以供参考!并在第七医院中西医结合“抗疫”微信群发文:“叶勇你好!谢谢你邀请听我意见!重症患者:1.理肺化痰,扶正祛邪贯穿于方中,2.“厥症”要判断寒热性质!若寒厥,选四逆汤加减,但干姜不能减。因为附子无干姜不热,起不到温肾回阳救逆之功,3.用量适可而止,记住“是药三分毒”!4.方定下后请仝院士指导裁定。谢谢!老沈”为何这样重视“寒厥”发文?因为仝小林院士的观点“新冠肺炎危重症的厥症,90%以上得用四逆汤治疗,而且附子要大量使用!”,所以我再次提醒叶勇主任,危重症的“厥症”,一定要辨清寒热,其意在绝不能“热者热之”之治。否则,则会加速病人死亡!那提及“用量适可而止”何意?难道叶勇主任不懂剂量吗?不是的!叶勇是云南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业务肯定较棒。考虑到2月26日上午仝小林院士主持的中医抗疫会上,他介绍叶勇主任治疗危重症用大黄经常用到60克很有经验!市七医院这些危重症病人的便秘,我认为是使用大量镇静剂致肠蠕动障碍所致,大黄剂量应慎重使用。而且大黄有引起小腹痛的副作用,属泻药不是补药。对于阴竭阳脱的厥症患者,不应一定非要用大黄。面对奄奄一息昏迷的重症病人,我在院微信群多次强调,中医药配合西医积极来救治,会出现奇迹!“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意重视生命的救治!我抗疫住的楚园饭店,正在武汉市第七医院马路对面。其饭店对面马路上设立并排的四个白色大帐篷,里面一长条木板搭建的平台,是市七医院新冠肺炎死亡病人的尸体搁置处,等待殡仪馆来车拖走火化。每天早晨七八个全副武装防护服男士,从医院抬出死去的病人放在板台上,然后搬上殡仪馆运尸车运走。这儿仅穿防护服的搬尸工作人员而无杂色衣服之人。死去的病人身边无亲人朋友送行。目睹其境,心里好生凄凉!人的一生活在世上仅几十年,我认为身体健康地活着最重要,不得传染病死去才是人生一大幸事。


沈教授抗疫相关资料(1)15820.png


每日中午,我去院医护办公室吃盒饭,我都要询问工作人员死人的情况,3月初的一天中午工作人员说:“今日未有死亡病例。2月26日之前每日死人,最多一天死去5—7人。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不是每天都死人。”说明我们中医进驻后,中西医结合提高了疗效,降低了病亡率,心里多少获得一点慰籍。



X 关闭
预约挂号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