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如果患者病毒核酸载量高,中医药抗病毒效果不佳,所以常选用西药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中医药辨证论治配合治疗,以改善症状及提高免疫力,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对于抗病毒耐药的“乙肝”患者,配以特异性中药来辨证施治,可以解决“乙肝”病毒变异、对抗病毒药品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如我的一个患者潘某,男,40岁,10年前因患慢性“乙肝”在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治疗半年余,疗效不佳,经手大夫童教授介绍给我治疗。我接手时患者的病情:A.“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B. 肝功能ALT/AST(长期在100—200u/l左右)与r-GGT异常;C.一直在使用最强的抗病毒药,博路定与贺维力联合应用;D.护肝降酶药用百赛诺、天晴甘平、水林佳;E.症状体征为乏力、胁痛、便溏,舌质暗淡,苔黄腻,脉弦滑数;F.乙肝病毒位点广泛突变;G.中到重度脂肪肝。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西药继续沿用抗病毒药物,降酶治疗。中医则以解毒理肝、化痰祛瘀、健脾化湿为主。处方:我的肝病1号合4号方加减治疗。一个月后,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一个疗程三个月后肝功能正常,HBV-DNA转阴,仍为 “大三阳”。随后停用百赛诺、天晴甘平,使用中医药配合抗病毒西药治疗一年半,转变为“小二阳”(HBsAg、HBcAb阳性),HBV-DNA阴性,肝功能正常,无不适。其后改服国产抗病毒药恩替卡韦与代丁(阿德福韦酯片)每日各一片,配胸腺肽胶囊(提高免疫力)治疗至2019年初,身体康复无恙,说明彻底解决了病毒变异问题。其后改用国替诺福韦,每日一粒。该患者近来复查为“乙肝”“小三阳”,HBV-DNA阴性,肝功能正常。肿瘤指标正常,“乙肝”治疗达到满意效果,脂肪肝变成轻度。
上一篇: